试题与答案

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预算投资3500万元,建设工期为1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5000m2,预算投资3500万元,建设工期为10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单位编制了招标文件,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招标申请书,得到了批准。

建设单位依照有关招标投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

由于该工程在设计上比较复杂,根据当地建设局的建议,对参加投标单位和主体要求是最低不得低于二级资质。拟参加此次投标的五家单位中A、B、D单位为二级资质, C单位为三级资质,E单位为一级资质,而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建设单位某主要领导的亲戚,建设单位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在资格预审时出现了分歧,正在犹豫不决时,C单位拟准备组成联合体投标,经C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私下活动,建设单位同意让C与A联合承包工程,并明确向A暗示,如果不接受这个投标方案,则该工程的中标将授予B单位。A为了获得该项工程,同意了与C联合承包该工程,并同意将停车楼交给C单位施工。于是 A和C联合投标获得成功。A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A与C也签订了联合承包工程的协议。

问题:

通常情况下,招标人和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案:

参考答案: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表现为:

(1) 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或者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2) 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3) 招标人与投标人商定,投标时压低或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或招标人额外补偿。

(4) 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5) 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实验盒中有7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1)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7种溶液是:KMnO4、Na2CO3、CuSO4、NaCl、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②查阅资料: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从5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4种为一组进行鉴别.这样的组合共有______组.

(2)提出假设:同学们从5种无色溶液中取出4种,贴上A、B、C、D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NaCl、Ca(OH)2和稀盐酸.

(3)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第一步: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D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ABCD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变化有气泡产生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C是______溶液.

第二步: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D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A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第三步:依据如图装置进行2个实验.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停止加热.再取少量D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加热,有白色固体析出,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B是稀盐酸,D是NaCl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第5种无色溶液是NaOH溶液.

(4)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①老师指出: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是______溶液;其鉴别方法是______

______

②老师提示: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