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5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6岁,60 kg。从高处坠下,致全身多处骨折,多处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1~5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6岁,60 kg。从高处坠下,致全身多处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查Bp 70/30 mmHg,HR 120次/分,Hb 9.6 g/L,Hct 28%。经输平衡液500 ml、代血浆500 ml后送手术室。准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列麻醉处理中,不必要的是 ()

A.加快输液速度

B.加大全麻诱导剂量

C.气管插管全麻

D.机械控制、纯氧通气

E.全麻诱导剂量酌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6/33b53ea84903b0316d57dc9960e762c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小刚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乘客的钱包,立即上前抓住小偷。结果他被小偷打伤,住进了医院。

 材料二:小强是某中学的一名八年级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被两个高年级学生拦住,一人架住他,一人去搜身。小强不住地扭动着反抗,被其中一人抄起半块砖头砸伤了脑袋,抢去了几元钱。小强一路淌着血回到家,后被送进医院缝了五针。

 材料三:2003学年新学期,北京市区正式启用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该守则删掉了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敢于斗争”四个字。“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及时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同时部分省、市也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自卫保护的时候把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是某班学生对此进行的课堂讨论,请你补充空缺内容。

学生A:我认为应删除“见义勇为”,这样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

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B:我认为不应删除“见义勇为”。

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C:我认为应将“见义勇为”改为“见义智为”更好。

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您帮忙:

①请你帮小刚想出一个与小偷作斗争的好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为遭遇抢劫的小强设计几招“自救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