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有数,无知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有数,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薄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其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亲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至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次,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暑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谴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薄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那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读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贵刺就房谒之,逐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侯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苦身老 投:接近

B.政严猛 尚:尚且

C.虽经学 务:致力

D.虽在居 宴:安闲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之)以田桑。

B.因为(元)陈人伦孝行。

C.今日太学(其人)曳长裾,飞名誉,绵主簿后耳。

D.高揖而去,不复与(览)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仇览重视教育感化的一项是 (     )

①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果菜为限,鸡豕有数。

②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③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

④譬以祸福之方,元卒成孝子。

⑤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

⑥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仇览为官,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教化,使被母亲控告不孝的陈元成为孝子。

B.王涣对仇览不治罪而感化陈元的一类做法不满,于是仇览离任去太学学习。

C.仇览在太学坚定心志专心学习,当时游谈成风,他不参与,使郭林宗由衷饮佩。

D.仇览学毕回乡,看重操守,不愿做官,居家严格要求自己和妻子儿女。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6/1501ea9b4b7bfa102476423399950da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每只滑轮重1N,有2段绳子在拉木块,故拉力F=12(F物+G动)=12×(4N+1N)=2.5N 因有2段绳子在拉木块,故绳端移动距离为木块移动距离的2倍,所以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F物S物F拉S拉= 12×F物F拉=12×4N2.5N=80%...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

一次成功的实验

  有位姑娘,常为自己的长相不美而自怨自艾。有一天,一位心理学家与她做了一番长谈,末了叫她去买一套漂亮得体的衣服,请发型师做个好看的发型,然后,星期二晚上到他家参加一个晚会。

  星期二这天,这位姑娘发式得体、衣衫舍身。晚会上,她按照心理学家的吩咐去做,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笑容可掬、举止得体,还发挥了幽默的谈吐,使她成为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一位客人。

  晚会后,新认识的朋友争相与她交往,唤起了她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她展现出身上蕴藏的青春美,同以前判若两人。

  有人对这位心理学家说:“你创造了奇迹。”

  “是谁让她变美的?只有她自己。”心理学家说。

  可见,人的美丑,并不仅仅在于一个人的本来相貌如何,还在于她如何看待自己。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  )  成功——(  )  热情——(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1)自怨自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止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若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这位姑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