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程序。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Form Click

题型:填空题

题目:

阅读下列程序。Option Base 1Private Sub Form Click()Dim x(3,3)For j=l to 3For k=l to 3If j=k then x(j,k)=lIf j<>k then x(j,k)=kNext kNext jCall fun(x())End SubPrivate Sub fun(x() )For j=1 to 3For k=1 to 3Print x(j,k);Next kNext jEnd Sub 运行程序时,输出结果为 【14】

答案:

参考答案:1 2 311 3 1 21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数组虚实结合掌握的情况。事件过程声明了一个二维数组,并利用循环产生3*3数组,由题干可知,该数组对角线元素全部为1,其余元素为3。调用fun过程时,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然后执行该过程。在过程中访问x数组就是事件过程中的数组,优先输出了x数组的所有元素值,由于在输出时执行了Print x(j,k),并且输出数据语句后有分号,因此只输出一行。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盐酸或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或硫酸发生了反应,从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出发,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案一: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图中小试管用细线吊着,细线的上端拴在细铁丝上。开始时使右端U形管两端红墨水相平。实验开始,向下插细铁丝,使小试管内盐酸和广口瓶内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该小组借助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混合前后有温度的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小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则x=____________。

(3)方案三:该小组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他们认为若洗气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从而证明发生了反应。

①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导管流出液体不畅,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原理上讲,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