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自屈原开始把它(“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杜甫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自屈原开始把它(“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然则“木叶”与“落叶”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根据文意,对下列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

A.“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 * * 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B.“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黄叶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使人产生孤寂之感,飘零之意

C.“日暮风吹,叶落依技” (吴均《青溪小姑歌》).一个“依”字,恰恰说明这 “叶”的缠绵的一面

D.“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可以听见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5/625371abaacd9d1ab99f42c1e62aa93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黄色的报刊杂志,淫荡的小说故事,低级的电影院与娱乐场所。以及有伤风化,败坏道德,危害人民思想与身体的迷信等,都是助人犯法的媒介。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