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正常情况下,对产品的化验分析频率是每()小时一次。

题型:填空题

题目:

正常情况下,对产品的化验分析频率是每()小时一次。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4/4807acba41595da9a03dc93e1bd0966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 一线经理最了解该部门和员工的培训需求,可以担任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人员。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合同金额为40000元,付款方式为托收承付、验单付款。卖方甲根据合同规定发货后委托银行向买方乙收取货款,乙的开户银行于2010年5月15日(星期一)收到经甲的开户银行审查后的托收凭证及附件,当日通知乙。承付期满日,乙的账户上无足够资金支付,尚缺20000元。同年5月29日,乙存入30000元。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乙应被计扣赔偿金的数额为()元。

A.110

B.120

C.140

D.150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 ⑤劳:慰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视之(              )

(2)皆美于徐公(              )

(3)王之甚矣(              )

(4)思其用(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大李慌忙站起身来说:“小米,你千万别再李大爷李大爷这么叫了,我听着不自在。哟,找你李大爷什么事……嘿,你瞧,把我也绕进去了。”

B.雪灾过后,财政部会同民政部紧急安排下拨河北、山西两省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各1000万元。这笔资金将重点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包括公路和铁路滞留人员)和倒塌住房恢复重建补助。

C.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

D.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欧盟谴责中国处决乌鲁木齐“7.5”事件罪犯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公正、公开审判、将罪大恶极者绳之以法,是中国的司法主权,任何外方无权干涉。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