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方面是在一些工作中仍然有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在最近

题型:问答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方面是在一些工作中仍然有右倾保守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是在最近一个时期在有些工作中又发生了急躁冒进的倾向,有些事情做得太急了,有些计划订得太高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可能性。……就农村工作来说,全国农业纲要四十条本来是要在五年、七年和十年内分别加以实现的,但有些同志因为心急图快,企图在两三年内即把事情全部做好。 摘自《人民日报》1956年6月20日社论 材料2 湖北红安县土质贫瘠,生产条件不好,今年平均亩产也达到843斤,比1952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量增产的地区,有的是十分贫瘠的,在那里能够提早十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指标,那么条件与它们相同或者比它们好的地方,难道反而不能做到吗有些人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于客观规律的。 摘自《人民日报》1957年11月13日社论 材料3 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八大的第二次会议。……武断地认为1956年下半年的反冒进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马鞍形”。即1956年的高潮,1957年的低潮(实际上并不是低潮),1958年更大的高潮;对反冒进负有责任的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在会上作了检讨。……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这样,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就抛开了八大一次会通过的《建议》,转上了大跃进的道路。……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摘自胡绳主编《中 * * 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经济建设上的方针。并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2,概括指出当时党在指导农业生产的方针上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 (3)据材料3,指出八大二次会议是如何总结八大以来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这导致什么结果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3/ef78262bc91ff404cd187181d68b17c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1)V=60km/h,S=12km,∴t=SV=12km60km/h=0.2h.(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则牵引力做的功为W=Pt=50000W×720s=3.6×107J(3)v=60km/h=16.7m/s,F=f,∵P=Fv∴阻力f=F=PV=50000W16.7m/s=3000N故答案为:0.2,3.6×107J,3000.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65岁,慢性咳喘25年,近1个月来加重,伴双下肢浮肿。查体:端坐位,口唇及肢端紫绀,两肺可及干性和湿性哕音,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肝大。经利尿、消炎等治疗后好转。两天后突发神志不清,手足抽搐。血气分析:pH7.50,PaO270mmHg,PaCO260 mmHg,

43 mmol/L,K+3.0 mmol/L,Na+132mmoL/L,Cl-70mmoi/L。以下诊断正确的是

A.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
B.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C.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D.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原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E.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继发性代谢性碱中毒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