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采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

题型:读图填空题

题目:

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采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出入均用弯管,实验时应向甲瓶__________,向乙瓶__________。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

(3)乙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3/edde634a40bc2297336d8f55f8a4525b.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C,D解析:本题考核再审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   《...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

2008年7月28日至3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监督司和监管中心共同组织召开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对上半年稽察工作进行了总结。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3分)

(l)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4分)

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和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和_____工程。(4分)

(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河至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_水库至_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_江和_____江至_____河。

(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