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9分)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

题型:实验题

题目:

(9分)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浓硫酸========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Ⅰ制备CO      Ⅱ         Ⅲ收集CO

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2分)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蒸馏烧瓶    集气瓶   温度计

② 装置Ⅱ的作用是                                        。(2分)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反应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 NaHCO3= 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 5H2O="2" Cu(HCOO)2·4H2O+ 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2分)

④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1分)

Ⅱ、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                                。(1分)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1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3/b8e7263bd96427ed5835a14f1a75d0d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题目分析:台湾岛的美称有:“东方甜岛”、“东南盐库”、“森林之海”、“海上米(粮)仓”、“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蝴蝶王国”、“樟脑王国”等,“天府之国”是成都的美称。所以本题选择...

试题推荐
题型:不定项选择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