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凸轮轴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凸轮轴旋转一周。

A.1/2

B.1

C.2

D.4

答案:

参考答案:C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五四以后,“他”、“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柳湜《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材料五: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致沈廉士》

请回答:

(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3分)

(2)民国期间,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2分)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你怎样理解陈寅恪的话?(5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