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人的本质( )。 A.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是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人的本质( )。

A.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是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C.在于人有理性思维

D.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3/743eb4a0047b67d944c21027f07b437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解析:扁桃体癌以低分癌和未分化癌多见,对放射治疗敏感。该患者临床分期为cTNM,治疗上应局部手术联合放疗;化疗可与放疗联用或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由于低分化癌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手术需行双侧颈...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作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漫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

  灵动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互相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脉,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手机文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竟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报告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它的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文学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大。

B、手机文学大多令人开心释怀,因而受到许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

C、手机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感觉。

D、要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阻止手机成为文学沙化的制造者。

2、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