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材料(26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

题型:综合题

题目:

阅读材料(26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

【材料二】唐代中期“二王八司马”的改革,主角是王叔文,但是他不懂得妥协。反对改革的太子与王叔文多次沟通,改革派尽是不给脸面。支持改革的唐顺宗身体不好要让位给太子,王叔文的老师有名的大官僚杜黄裳出主意,要王叔文组织改革派迎立太子为皇,以免新皇报复,王叔文却严厉斥责。不久,太子登基称宪宗皇帝,对改革派实行非常惨烈报复。

【材料三】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遭来朝野上下一片“汉 * * ”的骂名,此后的徐继畲、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都背过“汉 * * ”的骂名。很难想象英法德美向别国学习,会被骂成“英 * * ”、“法 * * ”、“德 * * ”、“美 * * ”。

【材料四】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末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9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造成中国历史上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8分)

(2)康有为的改良运动和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几乎是同时开展的,但是最后革命取代了改良,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者的消长变化过程。(1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因素。(6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3/3787194e666c9c401f7364376175703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高h=1.8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现用水平恒力F=9.0N拉动金属块,当金属块向右运动s=4.0m时撤去拉力F,之后金属块在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飞离台面.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金属块离开台面时的速度大小v;

(2)金属块落地点距台面边缘的水平距离L;

(3)金属块落地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鲁迅在《读几本书》一文中曾谈到:“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越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倘是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
  这对于读死书的人们确实是一个当头棒。不过要明白,死抱住叔本华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胡涂了。”可见( )。

A.读别人的著作,只不过是重复别人的劳动,没有意义

B.那些反对读任何一种书的人,实际上已把叔本华书中话当作金科玉律

C.书读多了会成书呆子

D.与其读别人的书,不如自己来创作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