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四) 2011年11月份,施某在经营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减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四)
2011年11月份,施某在经营上海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减少税负,以支付开票费的方式,让他人为自己虚开英迈(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份,致使税款被骗21万余元。税务机关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若施某被刑事拘留,( )。

A.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讯问

B.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C.该拘留具有惩罚性

D.该拘留最长期限是15日

E.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答案: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不具有惩罚性。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有权决定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权决定拘留,拘留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查出现金溢余,并将溢余数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后经进一步核查,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对该现金溢余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B.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C.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D.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