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血液运输氧,大部分是靠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与氧结合,形成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血液运输氧,大部分是靠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与氧结合,形成__________而运输。

答案:

参考答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

(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推论,下列关于推论和事实的分类正确韵是____________。

A.(1)是事实,(2)(3)(4)是推论

B.(2)是事实,(1)(3)(4)是推论

C.(3)是事实,(1)(2)(4)是推论

D.(4)是事实,(1)(2)(3)是推论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水灾是我国的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面是一些历史上的水灾记录: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米.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城河,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米,受灾人口360多万,死1.8万人.长江在1300多年间水灾200多次.1931年自沙市至上海沿江城市多被水淹,武汉市受淹百日,淹没农田333.3万顷,受灾人口2850万人,死亡14.5万人.淮河在历史上每2至年即发生一次水灾.特别是黄河夺淮期5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1931年淮河大水,水淹蚌埠,淹地面积513.3公顷,死7.5万人.1975年淮河上游暴雨,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失事,严重受灾人口550万,死亡数万人,京广铁路被冲毁102千米,中断停车18天.1991年,江淮及太湖流域梅雨期暴雨洪涝成灾,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省市受灾人口达1.3亿,死亡1200多人,伤25万多人,仅安徽、湖北两省55个市县受淹,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由上面的资料,有人得出“我国经常闹水灾,我国不缺水”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题型: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他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摘自《XXXX》

材料二: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得的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三: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四:内战前,林肯又说:“没有其它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反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五:这项重要法令像一盏希望的明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他们已经被不灭的火焰烤灼得干枯凋零。《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马丁路德金1863年8月演说

(1)材料一中“联合殖民地“最初是由多少个殖民地组成?

(2)材料一所述文件名称是什么?发表于何时?

(3)材料二中“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主要领导人是谁?

(4)材料三林肯所说“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5)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解决裂开的房子的问题。

(6)用武力保卫政府”的战争叫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7)《解放宣言》的签署在当时有什么重要作用?

(8)《解放宣言。签署后美国黑人“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是否真正就彻底结束了为什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