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王某19周岁,易某15周岁,两人是表兄弟。某日二人打碎小区内小卖部的窗户进屋窃得价值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王某19周岁,易某15周岁,两人是表兄弟。某日二人打碎小区内小卖部的窗户进屋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物品,第二天二人一起在小区内闲逛,见小学生毕某胸前挂一串钥匙,王某指使易某尾随其后去看看毕某的家在哪里,易某十分钟后返回告诉了王,王某招呼易某赶快隐藏起来。一小时后毕某出门玩耍时,二人上前哄骗毕某吃了含快速麻醉药的雪糕,毕即刻昏睡倒地,二人趁机取走毕的钥匙。随后,王某、易某跑到毕家门口,用毕某的钥匙打开房门,易某在门口负责望风,王某进屋取走毕家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价值15000元的物品。后二人销赃时被巡逻警察查获而案发。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对王某、易某应如何处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2/bda395aa6134032f229b184659773ce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 B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其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产生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学习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清晰在目,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但留下的脚印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图1                                     图2

材料三 井冈山时期,以毛 * * 为主要代表的中 * * 党人,在……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他在这一时期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 * * 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要文章。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四

1982年,邓 * * 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年初,邓 * * 在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来了什么思想?(1分)这个思想在20世纪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2分)

(2)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20世纪初,孙中山对图2的内容做出明确的解释,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什么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独特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 * * 同志继承发展了毛 * * 思想,形成了邓 * * 理论。中共十二大上,邓 * * 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 * * “南方谈话”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①舟尾口口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口一衡木,右手口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口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差声然。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按原文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词。

2.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

3.总写舟尾所刻内容布局的语句是:                                                                           

4.写出两句其它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诗句。

     诗句一:                                                                                        

     诗句二: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试题五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在某嵌入式处理器上,编写以下两段程序(编译选项中,存储采用4字节对齐方式)。 程序段1: struct student1{ char name[10]; long sno; char sex; float score[4]; } *p1, a1, b1; 程序段2: union student2{ char name[10]; long sno; char sex; float score[4]; } *p2, a2, b2; 汉诺塔问题说明:有n个盘子在A处,盘子从小到大,最上面的盘子最小,程序要把这n个盘子从A处搬到C处,可以在B处暂存,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大的盘子压在小的盘子上面的情况。 下列是一段求解汉诺塔问题的C语言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move(int n, char a, char c) { static int Step=1; printf("Step %2d: Disk %d %c---> %c\n",Step,n,a,c); Step++; } void Hanoi(int n, char a, char b, char c) { if (n>1) { Hanoi(n-1, a, c, b); move(n, a, c); Hanoi(n-1, b, a, c) ; } else move(n, a, c); } void main() { Hanoi(3,’A’, ’B’, ’C’); }

仔细阅读求解汉诺塔问题的C语言程序,完成其中(1)~(4)空白填空。

运行结果为:

Step 1:Disk 1 A--->C

Step 2: ____(1)____

Step 3:Disk 1 C--->B

Step 4: ____(2)____

Step 5: ____(3)____

Step 6:Disk2 B--->C

Step 7: ____(4)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