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属《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的有()。A.施工方案 B.作业人员 C.起重吊装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属《起重吊装检查评分表》中保证项目的有()。

A.施工方案

B.作业人员

C.起重吊装

D.高处作业

E.钢丝绳与地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2/8d84636e5437e2b5db71c30475d5818e.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

试题推荐
题型:填空题

[说明]
设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双向循环链表L,每个结点有4个数据成员:指向前驱结点的指针prior、指向后继结点的指针next、存放数据的成员data和访问频度freq。所有结点的freq初始时都为0。每当在链表上进行一次L.Locate(x)操作时,令元素值x的结点的访问频度freq加1,并将该结点前移,链接到现在它的访问频度相等的结点后面,使得链表中所有结点保持按访问频度递减的顺序排列,以使频繁访问的结点总是靠近表头。
[函数]
void Locate(int &x)
<结点类型说明>
*p=first->next;
while(p!=first && (1) )p=p->next;
if(p!=first)
(2) ;
<结点类型说明>
*current=p;
current->prior->next=current->next;
current->next->prior=current->prior;
p=current->prior;
while(p!=first && (3) )p=p->prior;
current->next= (4) ;
curren->prior=p;
p->next->prior=current;
p->next= (5) ;

else printf("sorry.Not find! \n");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足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