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弹歌》是一首()言诗。

题型:填空题

题目:

《弹歌》是一首()言诗。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12/4a21262371d38051c04322422590247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想讨一本书

  一个寒冷的冬日,我驱车去接李先生和他刚相识的申女士。共进午餐后,申女士接受了李先生的邀请,来到了李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的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李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饱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李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象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书看看,可是一直难以启齿。你能不能让我进您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李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申女士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李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有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你了。”说罢,抬脚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女士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书,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好像身边没有其他人一样地读了起来。

  送走申女士后,李先生满腹心事。不久后的一天,李先生突然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李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招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成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有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李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下午2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李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都要!”李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2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迎了出来,把支票还给李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李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总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她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专作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给短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结合文中加粗的内容,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3.你怎样理解书店经理的话?(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阅读理解,填空。

  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情节的描写,深刻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

5.本文的细节描写十分出色,从文章后一情节中的____________等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李先生还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李先生还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6.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组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两句你平时积累的有关“书”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