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女,9个月,8kg。发热呕吐腹泻3天,大便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尿量明显少。精神萎靡,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女,9个月,8kg。发热呕吐腹泻3天,大便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尿量明显少。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凹陷,唇樱红,四肢凉,诊断为婴儿腹泻,血钠132mmol/L。

第一天补液总量和张力应为()。

A.720m1,1/2张

B.1040ml,1/2张

C.1100ml,2/3张

D.1200ml,1/2张

E.1400ml,2/3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9/70d5b4e06275475fdf1e96a07c156e7a.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切屑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有效期5年

B.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认证证书有效期为1年

C.《GSP认证证书》期满前3个月企业必须提出重新认证申请

D.GSP认证现场检查由三名GSP检查员组成,实行组长负责制

E.现场检查结束后,检查组提交检查报告,如企业对检查结果产生异议,可以向检查组提出说明和解释,如双方未达成共识,以检查组的报告为准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摆脱的声音。

②、“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鲁迅《在酒楼上》

细读小说文本,做出你的分析。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