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患者男性,69岁。急性上腹痛6小时就诊。提问2:[病史]6小时前患者饱食后,突发上腹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题目:

患者男性,69岁。急性上腹痛6小时就诊。

提问2:[病史]6小时前患者饱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难以耐受、拒按,伴大汗,疼痛持续并蔓延至全腹,无恶心呕吐、腹泻及尿频尿痛,无胸闷憋气。未测体温。发病前无明显腹痛,排便正常,每日一次,黄色成形软便。既往偶有中上腹隐痛,餐前明显,进食后缓解,10年前外院胃镜诊断“消化性溃疡”。诊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5年,长期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及口服降糖药,血压、血糖控制满意,近期无心绞痛发作,日常活动不受限。根据问诊结果,对于该患者应重点排除的疾病为()。

A.急性胃肠炎

B.消化道穿孔

C.急性心肌梗死

D.急性肺栓塞

E.泌尿系结石

F.腹主动脉夹层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8/9efce4c3a8e3ae1b4c925a8d95fe40b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解答题

让深圳人期待了五年之久的出租车运价调整新方案终于于2009年10月开始执行,深圳市红色的士调价前后的收费标准对比如下:调整前,起步价12.5元/3公里,3公里后里程价2.4元/公里,无返空费;调整后,起步价10元/2公里,2公里后里程价2.4元/公里,总路程超过25公里的,超出部分按里程价30%的加收返空费。(不考虑红灯等因素)

(1)小明去公里外的公园玩,请你估算一下,调价前后乘坐出租车的车费;

(2)网上流传“24公里换车”规避返空费的方法:即乘客的行程超过25公里,就在24公里处下车,换乘另一辆出租车。以下为行程为30、40公里换与不换的方法:

①若行程为30公里:不换车,总费用为:10+23×2.4+5×2.4×130%=80.8元;

换车,总费用为:10+22×2.4+10+4×2.4元,因此,行程30公里若换车,则费用反而增加2.4元。所以,行程为30公里不换车。

②若行程为40公里:不换车,总费用为:10+23×2.4+15×2.4×130%=112元,若换车,总费用为:10+22×2.4+10+14×2.4=106.4元,则可节约5.6元。所以,行程为40公里换车。

若设行程为x公里(48>x>26),不换车的费用y1(元),换车的费用y2(元),

则y1=__________;

   y2=__________。

请你帮忙计算一下,行程超过多少公里后换车会就会节约费用。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完成第1—6小题。

摆 渡 老 人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到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___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2.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心情。

4.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5.“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如果“我”最后见到老人,会向老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