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设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物体的重力为G。 (1)当满足条件______

题型:填空题

题目:

设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物体的重力为G。

(1)当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物体下沉。

(2)当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物体上浮。

(3)当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物体悬浮。且物体的体积V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________。(4)当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时,物体漂浮在液面,且物体的体积V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是V_____V

(5)要使密度较大的物体漂浮在密度较小的液体表面,一般把密度大的物体作成______结构;要使密度较小的物体沉到密度较大的液体底部,一般是把此物体与密度比液体密度更大的实心物体绑在一起下沉。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8/7f7b3147cb91e3bb424c134dafcdc14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D (考查几种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答题采用试加法、排除法。)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回答12—13题。

12.(2007·山东潍坊统一考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表明我国 ( )

A.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不再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D.同等看待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13.(2007· 山东潍坊统一考试)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化,表明 ( )

①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 ③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④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根本转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4分)

奇招击退红潮

丹丘生

①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选自《大科学》)

小题1: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小题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