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材料一中 * * 、国务院于2013年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

题型:论述题

题目:

材料一 中 * * 、国务院于2013年1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 * * 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泽敏、王小谟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材料二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蓝色工作服。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⑴党中央、国务院当前为什么这么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或选择回答为什么这么重视科学技术工作者)?(1分)

⑵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拥有十几亿的人口的大国,资源相对短缺,经济文化落后,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是什么?(2分)

⑶“中国航天亮点纷呈、璀璨夺目”是实施哪一发展战略的结果?(1分)

⑷要进一步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哪两个创新?(2分)

⑸有人认为:现阶段,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我国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2分)

⑹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什么样的地位?(1分)

⑺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分)

⑻青少年怎样做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2分)

答案: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或回答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教育)的竞争。②要把解决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1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分)

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或科教兴国)(1分)

④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每个1分,共2分)

⑤错误(1分)我国正处于并讲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或答我国虽然在航天领域取得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分)

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1分);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上不去,就难以摆脱落后局面(1分);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1分)

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1分)努力学习刻苦专研(1分)学会思考,举一反三;善于观察,展开想象;积极从事小发明小制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题目分析:(1)为什么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地位上回答;重视科学技术工作者是重视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2)该题要抓住“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个关键信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两个层面上讲,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提高劳动者素质。(3)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4)该题需要准确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科指的是科技、教指的是教育,故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5)该题是判断分析题,首先要判断题中观点是否合理,再做出具体分析。在航天领域,我国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故题目观点是错误的。(6)该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直接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7)该题是原因类题目,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原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在回答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性。(8)青少年怎样成为创新型人才,是措施类问题,主要从树立创新意识和在实际行动中坚持创新两个层次上回答。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碧云寺的秋色(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

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近日,情景突变。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卖鲈鱼”……这此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进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小题1:作者对爬墙虎倾注了怎样的情感?阅读第三段划线句,揣摩作者使用“惊醒”一词的妙处。

答:(1)情感:                     。(2)妙处:                  

小题2: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对表现文章主旨起了什么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1)作用:                    。(2)效果:                 

小题3:阅读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什么?结合上下文,解释划线句“‘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的含义。

答:(1)说明:                     。(2)含义: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1~2题。

1.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  

C.乙地位于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

2.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34岁,1年前发现右乳肿物,在当地诊为“纤维腺瘤”,近1个月增大迅速。触诊:右乳外上象限肿物,质硬,边界尚清,活动可,右腋下可及2枚淋巴结,有融合,较大者直径为2cm。钼靶X线征象:右侧乳腺直径2cm高密度影,可见砂砾样钙化,BI-RADS5级。右乳肿物粗针穿刺示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殊型,Ⅲ级8分,ER阴性,PR阴性,HER2(+++)。右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可见癌细胞。

该患者分期诊断是()

A.T1N1M0

B.T1N2M0

C.T2N1M0

D.T2N2M0

E.T1N3M0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