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三)阅读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

题型:问答题

题目:

(三)阅读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
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上个棚。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楼层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很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地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叉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这篇文章是如何将知识性与抒情性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7/eee968f86c814ca807eb7690c71cfe2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2010·辽宁鞍山,2)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中国政府关于减排的承诺,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目前,“低碳”正成为国民的共识。

(1)CO2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

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2)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通常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                                              。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 增加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①今年3月28日鞍山市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A.节约能源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②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