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C.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A 氢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同时反应;B 二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所以不能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碳;C 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稀盐酸可以和他们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物质而除掉;D 加入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钾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钾,过滤后又引入了氯化钾杂质。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7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实验室有一瓶放置了较长时间的过氧化钠粉末,已知发生了部分变质,同学们取3.00g变质粉末决定探究其中的成分及其质量。

【提出问题】变质的过氧化钠粉末中有哪些成分,它们的质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②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③Na2CO3+ CaCl2═CaCO3↓+2 NaCl

【猜想与假设】

(1)粉末成分是Na2O2和NaOH的混合物

(2)粉末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

(3)粉末成分是Na2O2、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

……

【设计实施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3.00g变质粉末于一支大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共收集到0.32g气体,然后用带火星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固体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②中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将其洗涤、干燥并称量,得固体1.00g。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经过认真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粉末中含有的成分及质量

 Na2O2NaOHNa2CO3
成分(填“有”或“没有”)   
质量(g)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室在保存过氧化钠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提出把第②步实验中足量的石灰水改为足量氯化钙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时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液体变红,则证明原粉末中有NaOH。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