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根据提示,按要求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小题1:《木兰诗》中面对可

题型:默写题

题目:

根据提示,按要求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小题1:《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做出的决定是  :                                

小题2: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

                                                                

小题3: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

小题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

是:                                         

小题5: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fc8898c2cc57f56e9d0de615695bfbc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改错题

中 * * 是一个大家庭,整个中 * * 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一改姓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1)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哪些?(2分)

(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哪些有利因素?(2分)

⑶材料二、三反映了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两个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3分)

⑷这一改革与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我市于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