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A企业为了控制合同风险,明确规定其法定代表人张某对外签订合同的最高限额为 200万元

题型:问答题

题目:

A企业为了控制合同风险,明确规定其法定代表人张某对外签订合同的最高限额为 200万元。2005年4月1日,张某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代表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一份250万元的买卖合同,B企业并不知道张某违反了A企业的内部规定。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由A企业在2005年6月5日前向B企业提供货物,B企业收到货物后的10天内支付货款250万元。
2005年6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全部货物的生产,6月2日A企业有确切证据得知B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力支付250万元的货款。6月5日,B企业要求 A企业提交货物,遭到A企业的拒绝,A企业要求B企业提供担保。B企业以自己的机床作为抵押,担保的价值为100万元,同时B企业请求C企业的分支机构甲为保证人,甲担保的价值为150万元,甲取得了C企业的担保授权委托书。6月20日,A、B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机床的所有权直接归A企业所有。6月22日,A、B企业办理了抵押物的登记手续。S月30日,A企业与甲分支机构签订了保证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甲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双方未约定保证期间和保证担保的范围。
7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B企业提交了全部货物。B企业接到货物后,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未提出异议,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7月10日(支付货款的最后期限)无力支付货款。7月12日,A企业向B企业要求行使抵押权,发现该机床已经被B企业转让。该转让行为A企业并不知道,另外,B企业转让价款用于支付另一企业的货款。2006年6月1日,A企业要求C企业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其担保的150万元,C企业表示拒绝。A企业于是请求人民法院判定C企业履行保证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 A、B两个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 A企业在2005年6月5日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并说明理由。
(3) A、B两个企业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4) A企业与C企业的分支机构甲签订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5) 在A、甲的保证合同中,保证期间如何界定
(6) B企业转让该机床的行为是否符合《物权法》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7) 甲分支机构拒绝履行保证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a91d0dcb734d68fd9a77e9b1a5bde81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私法概述--调整方法。间接调整方法又叫冲突法调整方法,是指在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中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受何种法律调整和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和义务。B...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