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定义: ①物质民俗: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定义:
①物质民俗: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
②精神民俗: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③语言民俗: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典型例证:
(1)信仰、巫术
(2)手工艺品、服饰
(3)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7cfd76373cf2a4874e833903b94fc730.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错解析: 税收保全措施与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在程序上有先有后,但不互为条件,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纳税人等税收管理相对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末履行法定义务,税务机关采取法定的强制手段,强迫其履行义务...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形成[ ]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中央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大意义。
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沿着市场化方向不断推进。目前,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已经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管理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政府直接掌握的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左右。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实行指导价,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主要运用[ ],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政策目标。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能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同时,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需要不断增强对宏观经济的驾驭和调控能力。形成现代市场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形成和传递各类要素的价格信号,合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要素稀缺程度,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市场发育程度,增强市场灵敏度,确保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请回答以下各题:

第一段[ ]处正确的表述是( )。

A.公开、公平、竞争、有序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C.公开、自律、有效、统一

D.统一、开放、竞争、有效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