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1)群臣吏民,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

题型:默写题

题目:

(1)群臣吏民,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_____________?小楫轻舟,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776959304d54b206560e983b8210496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解:(1)由图可知:G=1400N,所以m=140kg;(2)F浮=G-F=1400N-900N=500N; (3)V排=F浮/ρ水g=5×10-2m3因为石料完全浸没,所以V=V排=5×10-2m3,ρ=m/V=2.8×103kg/m3 (4)h=v·t=0.1m/s×(120s-20s)=10m,所以p=ρ水gh=1×103kg/m3×10N/kg×10m=105Pa。

试题推荐
题型:不定项选择

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果在E或F处钉上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相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根据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如果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的光滑弧面(或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

[      ]

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节日的现象学

张祥龙

节日是生命节奏与命运感受相交和而生发出的赞歌:它们是追忆之歌,又是希望之歌,也是及时行乐、忘怀得失之歌。那么,节应该怎样过才算实现了它的本性呢?

首先,尽管节日都有自己的内容,但它总有一个非对象化的、让生命能自由舒展的维度,这首先就意味着需要“天下太平”。兵荒马乱的状况,不管是现实中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极不利于“过节”。西班牙天主教神学家潘尼卡很有些出色的见地。他认为和平既不是为自己争来的,也不是向别人强加的。和平是被接受的,总含有“受赐”的、“感恩”的成份;它们又是被发现的和被创造的,没有现成在那儿的和平。在这个意义上,节日乃是和平开出的花朵。没有外在与内心的和平、宁静、劳动,就不会有原发的节日感和节期感。

其次,在节日的根源处是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节日那里,人的生存时间一定要歌舞出和激荡出浪花,不然就缺少节日气氛。

节的来源、讲究、风俗或过法本身含有时间花样,比如日子与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相呼应(圣诞、佛诞、湿婆诞辰、国庆等);数字的花样(比如节的月与日的数字:1.1; 1.15; 2.2; 3.3; 5.5等);和节期中的照应,比如春节期间送灶王上天照应于正月初四接灶王回府,除夕夜的烟火与元宵节的灯火相应;以及风俗、禁忌造成的生存时间的异常与激漾,比如除夕的守岁,正月初一的祭祖、放爆竹,白天不许炊煮、不许倒垃圾等等造成的不寻常和不方便。没有这些讲究和由它们构成的新鲜的生存时间感受,就难有浓厚的节日气氛。

节日似乎有一种通过节与节之间的相互牵连而成大观的趋势。“孤节”就不如“连串节”更像节。正在兴起的节会“俘获”另一些日子以作为自己的“伴节”,比如中国的春节在全盛之时俘获了灶王节、元宵节、乃至腊八节。

与上述两点密切相关,过节本身必有一种溢出了节日当下时的、对总体时间势态的鲜明感受,即:在过节前有预期,在过节后有保留或回味,而且过节前与过节后之间有鲜明的区别,好像跨过了某个重要的界限。换言之,这应是一场真实深刻的体验。过节绝不只是过那个“现实的”节,更不止于体验节的“实项内容”(比如“吃饺子”),而更在于对那形成“节日气象”的边缘视域的体验。实在的节日还未到,还未成为手边的一个现成者,但它已经存在于人们的生存时间的切近期望视域之中。节已在这光环朝霞之中诞生,越来越充满热力与辉煌地向我们迎来;人们还未尝到它带来的让人精疲力竭或磕磕碰碰的一面,却已活生生地感受到了它的真实与可爱。而且,这种“越来越……”的提升感、来临感和交汇感正是节日的神髓之所在。

第三,既然节日是生存时间与体验的旋涡、交汇和跌宕之处,那么,节日越含有不寻常的交汇与新鲜经验的构成,就越像个节。节日往往都有自身设立的一些禁忌,如伊斯兰的斋月与开斋节,春节的各种禁忌。这种“不寻常”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某些禁忌的突破,开日常体制的玩笑。由此造成节日中起伏异常的生存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禁戒与破戒在节日的时机光环中得到升华,“粗话”不再只是“粗”,放炮仗不再只是喧闹和惊扰,它们构成全新的体验,创造了让矛盾和解与心灵更新的机会。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现实的还是精神的,兵荒马乱的状况不利于过节。

B.春节时送灶王照应于正月初四接灶王,除夕的烟火与元宵的灯火相应。

C.没有风俗、禁忌造成的不寻常和不方便,就没有浓厚的节日气氛。

D.灶王节、春节、元宵节与腊八节,这些节日相互牵连而成大观之势。小题2:作者说,节日“总有一个非对象化的、让生命能自由舒展的维度”,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小题3:为什么说节日“是追忆之歌,又是希望之歌,也是及时行乐、忘怀得失之歌”?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