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眼外观正常,视力急降,眼底见有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网膜火焰状出血,网膜有黄白色渗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眼外观正常,视力急降,眼底见有视网膜静脉粗大迂曲,网膜火焰状出血,网膜有黄白色渗出、絮状水肿;兼见头晕耳鸣,面热潮红,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以()

A.理气解郁,化瘀止血,血府逐瘀汤加减

B.益气补血,人参养荣汤加减

C.养心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加减

D.滋阴潜阳,天麻钩藤饮加减

E.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桃红四物汤合温胆汤加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6fb0d0f50e452ed2e672ff98c305dd9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汉武帝时代起,史籍已经多见关于气候严寒的记录。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四年(前131年)“夏四月,陨霜杀草”……王莽时期严重低温的气候反常记录更为频繁。例如,天凤三年(16年) 二月,“大雨雪,关东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这120年间,有关气候异常严寒的记载多达20余起……王莽专政时最为集中的10年中,大约7年都发生严寒导致的灾害……引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王莽本人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落下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

材料二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亿——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人教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 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              

——卞宝地《卞制军政书》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从小农经济特点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自然灾害常常会导致中国古代 * * 的灭亡。(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边际土地”的开发给当时清朝社会带来哪些影响。(8分)

(3)联系材料三,“各国通商之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后“种茶之区,市疲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10分)下图中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A、B、C、D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也是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为固体,且B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D为气体,电解H的饱和溶液生成x、C和D,此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反应(物质间相互转化时参加反应或生成的H2O已略去)

(1)B单质为       .列举B的氧化物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为        

(2)X的电子式为     ,Y是(填化学式)     

(3)E和G在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若在E的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含0.2 mol H的水溶液,在阳极产生0.2 mol气体时,测得此时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则该溶液中C(OH)最接近的数值为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