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②两地区以为界,该线大致与我

题型:综合

题目:

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①②两地区以      为界,该线大致与我国     mm等降水量线吻合。此线以北的耕地以      为主,以南以      为主。

(2)从农业生产类型看,①②两地区主要从事      生产,③④两地区主要从事      生产。

(3)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原因是                 

(4)下列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③地区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和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答案:

(1)秦岭-淮河  800 旱地 水田 

(2)种植业 畜牧业

(3)④ 地势高

(4)B

题目分析: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耕地类型中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2)从农业生产类型看,①北方地区和②南方地区两地区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③西北地区和④青藏地区两地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3)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4)B西北地区地处内陆,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广大的主要原因。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形成的时候语言就开始萌芽了。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主要条件是发展了语言。语言扩大了脑袋对信息的记忆量,便利了把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利用知识支配环境。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承载体。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

一万年前开始了农业化,采集改进为耕种,狩猎改进为畜牧,个体觅食改进为集体生产,流散栖息改进为屋宇定居。于是,物质生活之外发展了文化生活。农业化的一万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五千年是口语生活时期,只有听觉信号的语言,没有视觉信号的文字,这是“单信号”时期。后一阶段五千年创造和传播了文字,进入听觉和视觉并用的“双信号”时期。

许多民族创造过原始文字。只有极少几种文字达到能够完备地按照语词次序记录语言的成熟水平。最早达到成熟水平的文字是五千五百年前西亚两河流域的钉头字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在东亚,文字的成熟比西亚和北非晚二千年。三千三百年前中国的甲骨文是已经释读的最早汉字。在美洲,文字的创造更晚,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的马亚文从创始到今天不到两千年。跟甲骨文相同的时代,地中海东岸从表意兼表音的文字中发展出纯表音的字母。字母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了两千年的孕育发展然后诞生的。比拨罗字母是已经释读的最早字母,它向四方传播,经过不断变化,成为今天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

文字使眼睛帮助耳朵,把难于传久和行远的声音,变成可以留给后世和送到异地的符号,打破了语言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只有母子传授的口语教育时代过去了。师生传授的文字教育时代开始了。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文字记录大量增加。图书馆出现了。图书馆扩大了人类脑袋的记忆容量,把脑袋储存不下的大量知识储存到千千万万本书籍中去。从此,人类多了一种学习和应用文字的脑力劳动。文字把模糊的传说写成明确的历史。有历史记录的社会被称为文明社会。文字和文明几乎成了同义语。今天世界上已经没有不用文字的国家,但是还有以万万计的文盲,他们落后于历史五千年。

开始于三百年前的工业化,使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工业化时期的语言生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两百年,主要特点是确立和普及国家共同语。第二阶段一百年,主要特点是发明、发展和推广传声技术。工业化需要全民义务教育。全民义务教育需要全国共同语。普及共同语成为工业化国家的基础政策。

(节选自《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

小题1:下列内容对文字的发明进行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农业化的集体生产和屋宇定居的条件下,人类交流从只有听觉的单信号时期进入听觉视觉并用的双信号时期。

B.世界各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创造过原始文字,不过只有极少几种文字达到了成熟水平。

C.人类在农业化一万年中的第二个五千年,创造和传播了用于视觉的交流的文字。

D.最早达到成熟的文字包括中国的甲骨文、西亚两河流域的钉头字、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跟甲骨文这种表意文字不同,字母是纯表音的文字,因其便于传播,很快发展成为流行全世界的字母文字。

B.口语和文字的产生有先后之别;口语便于面对面交流,不便于传久行远,文字则打破了口语的时空局限。

C.文字催生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后者又使文字记录大量增加而产生书籍,从而扩大了人脑的记忆容量。

D.传说是模糊的,文字是明确的;文字把历史明确地记录下来,这也成为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小题3: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                            (   )

A.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承载体,口语是人们之间最直接的交流工具,因此人际沟通的渠道只有首选口语。

B.当今世界范围内还有以亿计数的文盲,他们相当于落在历史后五千年,这意味着人类教育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C.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所以人们的交流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

D.使人类的语言生活发生变化的是开始于三百年前的工业化,那么可知农业化没有推动语言发展的能力。

查看答案
题型:多项选择题

生活饮用水不得因回流而被污染,生活饮用水管道的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的规定有______。

A.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B.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C.特殊器具不能设置最小空气间隙时,应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隔断措施

D.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0倍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