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题型:问答题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摘编自《中 *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材料二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现阶段,在中 * * 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名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 * * 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材料三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请根据材料二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6/1c1e2d1c56c3324937cd58ccd57d436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题1:B小题2:B小题3:C小题1: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能源矿产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差异也较大;耕地东部多于西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小题2:中国面临的...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精段精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选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更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真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山北之塞_______

(2)且置土石_______

(3)何而不平_______

(4)无断焉_______

2.翻译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大家拥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愚公驳斥智叟胜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行、王屋两座山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这个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