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班同学在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讨论时各抒己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题型:选择题

题目:

某班同学在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讨论时各抒己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善待我们

B.在善待大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大自然成为朋友的无限乐趣

C.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D.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4/ef99a3570d26d69c824aa8761dddf2b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②,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鞠:抚养,养育。②践祚:即位,登基。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事定宜宽其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欲罢则罢,欲贬则贬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D.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 拔剑撞而破之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说明“周必大抗言直谏”的一组是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

③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④独于二人委曲迁就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卿不迎合,无附丽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高宗读了周必大起草的策文,极为赏识,称他是大手笔;后来见他性耿直,不避权幸,敢于直谏,更是由衷赞叹。

B.众臣弹劾曾、龙二人,可孝宗反而晋升二人;周必大抗言直谏,以致遭到孝宗的呵斥;孝宗重申前命,周必大仍拒不奉命。

C.周必大忠于职守,建议朝廷平日储蓄人才,崇尚节俭,宽赋养民,在与金朝交往中保持气节。皇帝沉迷球场,他都敢于直谏。

D.本文侧重表现周必大始终保持以国家为已任,抗言直谏,刚正不阿的品质,对其仕途坎坷迭遭免官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