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

题型:默写题

题目: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鹏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  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4/e234ef1b633884b6f87c667798e474d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浅水时,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人所受浮力减小;因人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及支持力三个力,因人在竖直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有:G=F浮+F;因浮力减小,重力不变,故支持力增大,所以人的脚...

试题推荐
题型:写作题

柏树在伊朗被人们称为“自由之树”,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

  有一天,一个青年问一倍受尊敬的哲人:“造物主创造了那么多能结出甜美果实的树木,可为什么却单单把不结果实的柏树叫做‘自由之树’呢?”

  哲人回答到:“世上的每一种果树都有一定的季节,到了那个季节,才会茂密地生长,继而开花结果,而一旦过了那个季节,便会很快凋落。惟有柏树,她们不为时间所限制,四季常青,所以被造物主赋予了‘自由之树’的含义。”

“自由之树”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把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黄 土
邹志安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他死于肺心病。这是严重威胁劳动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农民在平时,是不大主动去医院检查身体的,即使有病躺倒,还要拖磨。我父亲民国十八年遭年馑时去南山背粮,走冰溜子,回来时冻掉了十个脚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声咳嗽,而从不看病吃药。直到死前几个月,在我强迫下才去医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电图。医生打比方说:“机器运转一生,主机已经磨损,太缺少修复和保养了!”为了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定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困而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而终于都没有弄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七八十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绝非儿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 * 和领导人死了,会有无数悼文,因为他们功勋昭著。一个普通劳动者死了,我们撒下这一把黄土,并期望世人能够容纳。

这是一篇写父亲的散文,却以“黄土”为题,下面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土象征了“我”的父亲。

B.黄土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老一辈的农民。

C.黄土象征了人的最后归宿。

D.黄土象征了博大宽容的精神。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