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4分)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的古诗(4分)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③藉(jiè):凭借。

小题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垂緌饮清露”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

C.“流响出疏桐”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而非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声名远扬。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4/841ed23542c9444a50cdc7af47886d5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汽车开动时,速度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汽车一定受到牵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B、汽车刹车时,速度越来越慢,运动状态改变,汽车一定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手榴弹离开人手后由于惯性继续前行...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