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易引起第Ⅷ对颅神经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 A.异烟肼 B.链霉素 C.对氨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易引起第Ⅷ对颅神经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

A.异烟肼

B.链霉素

C.对氨基水杨酸

D.卡那霉素

E.乙胺丁醇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4/0f9a7684c2bb4d8eafe602c6d87c241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秦岭-淮河线以北为我国的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所以秦岭-淮河一线,将我国东部分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答案为:秦岭-淮河.

试题推荐
题型:实验题

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⑴ 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⑵ 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

[猜想] 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⑶ 完成下表: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
溶液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⑷ 步骤③结束后,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烫手。说明“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   (选填“放热”或“吸热”)。

⑸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⑹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_(填序号).

  

⑺ 步骤⑦的目的                  

⑻ 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表达式为             

【第三组实验】探究:不同种类催化剂能否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实验]分别选用二氧化锰与氧化铜,采用下图试剂与装置实验,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

⑼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⑽ 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前,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⑾ 两次实验表明,使用不同催化剂在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均为112.0mL(O2的密度为1.43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200 mL    C. 500 mL

⑿ [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催化剂       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所取5mL 6%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H2O2)0.34 g。请计算说明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转化为氧气。(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病人男性50岁,一小时前因咳嗽而突发上腹痛,转全腹痛,出汗,恶心,呕吐。既往有慢性肝炎15年。住院后医生检查:面色苍白,巩膜不黄,脉搏110次/分,血压13/9.1kPa(95/68~mmHg),腹胀全腹压痛,轻反跳痛,肝肋下2cm。剑下6cm,轻触痛,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你认为诊断最可能是

A.溃疡病急性穿孔
B.自发性脾破裂
C.肝癌自发破裂
D.肝硬变腹水感染
E.肝脓肿溃破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