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阶段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一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施工招标代理和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并在监理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第45天,与该监理单位签订了委托监理合同之后双方又另行签订了一份监理酬金比监理中标价降低10%的协议。
在施工公开招标中,有A、B、C、D、E、F、G、H等施工单位报名投标,经监理单位资格预审均符合要求。但建设单位以A施工单位是外地企业为由不同意其参加投标,而监理单位坚持认为A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
评标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1人、建设单位代表1人、政府提供的专家库中抽取的技术经济专家3人。
评标时发现,B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单位报价且未能合理说明理由; D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大写金额小于小写金额;F施工单位投标文件提供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H施工单位投标文件中某分项工程的报价有个别漏项;其他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建设单位最终确定G施工单位中标,并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该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
工程按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后,由于雷电引发了一场火灾。火灾结束后48小时内, G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通报了火灾损失情况:工程本身损失150万元;总价值100万元的待安装设备彻底报废;G施工单位人员烧伤所需医疗费及补偿费预计15万元,租赁的施工设备损坏赔偿10万元;其他单位临时停放在现场的一辆价值25万元的汽车被烧毁。另外,大火扑灭后G施工单位停工5天,造成其他施工机械闲置损失2万元以及必要的管理保卫人员费用支出1万元,并预计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200万元。损失情况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属实。
【问题】1.指出建设单位在监理招标和委托监理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中,监理单位认为A施工单位有资格参加投标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指出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作法。
4.判别B、D、F、H 4家施工单位的投标是否为有效标说明理由。
5.安装调试阶段发生的这场火灾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指出建设单位和G施工单位应各自承担哪些损失或费用(不考虑保险因素)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3/f58c23462115195ad3e427e5d70bad58.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图为某封闭式通廊的中间支架,支架底端与基础刚接,通廊和支架均采用钢结构,用Q235B钢,E43型焊条。支架柱肢的中心距为7.2m和4.2m,受风荷载方向的支架柱肢中心距7.2m,支架的交叉腹杆按单杆受拉考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荷载标准值如下:

通廊垂直荷载F1:恒载,1100kN;活载,380kN

支架垂直荷载F2:恒载,440kN

通廊侧面的风荷载F3:风载,500kN

支架侧面的风荷载忽略不计。

支架的基本自振周期(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585

B.1.011

C.1.232

D.1.520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深度撞击

“深度撞击”探测器的撞击器在太空“亲吻”彗星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2时20分左右,“深度撞击”探测器进行了第一次发动机点火调整,调整持续了约20秒,此时,撞击器运转正常,自动导航系统不断工作,不断修改自己的轨道,保证它能够精确地撞击到彗核上。

13时17分左右,“深度撞击”探测器成功完成第二次发动机点火调整。

13时39分是最后一次轨道调整。此时,撞击器上的摄像机不断地向地面控制中心发回高清晰度的照片。这些照片清楚地显示,神秘的彗星上遍布冰隙、冰脊和冰川模样的地貌。这些照片引得喷气实验室内的科学家们和通过网络看直播的世界各国的天文爱好者们惊叹不已。此时的撞击器运行得非常平稳,并且离彗星越来越近,大家能看到一些神秘的扬尘——彗星表面的喷发活动。因为这些喷发,所以传回的图像清晰程度有所降低。

13时52分左右,“深度撞击”撞击器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整个过程持续了3.7秒。这期间曾经让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都悬到了嗓子眼儿上:在撞击发生前约两分钟,撞击器的身影一度神秘消失,直到它重新出现在大屏幕上,人们才舒了一口气,这也算是整个撞击过程中有惊无险的一次。13时58分,第一张撞击的照片传到了喷气实验室并且显示在大屏幕上。探测器发回的一张图片显示,撞击场面与此前预计毫无二致。撞击器击中彗星下部,撞击处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冲击产生的碎片在空中散开,如同云状。据科研人员介绍,撞击前2个小时,撞击器转入自动驾驶状态,完全脱离地面控制人员的掌控。如果此前运算稍有差错,或者器载部件出现故障,撞击器便可能与彗星失之交臂,而这项耗资3.3亿美元的实验也将随之功亏一篑。所以,整个行动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

事先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事实比预测的要壮观。撞击时,彗星下半部分喷发的物质非常高,原来看到的是非常小的一个核,撞击以后,整个抛射物非常高、非常大,让观看的人想起了蘑菇云!当这幕情景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喷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天哪,天哪!”

撞击器重370千克,由铜和铝制成,它上面布满铜钉。选用“铜炮弹”,一方面因为彗星本身不含铜、铝元素;另一方面,“铜弹”比较重,动量、能量大,撞击威力也更大。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副研究员赵海斌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这次撞击就好比在一颗飞行的子弹上面,发射了一颗子弹,又打中了第三颗子弹。”

“深度撞击”已经完成,不过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艰辛的工作不过才刚刚开始。科学家们首先关注的无疑是坦普尔1号彗星究竟被撞出了多深的洞,由此从彗核中暴露出多少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

小题1:对文中画线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撞击”探测器要进行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每一次都如同一次子弹发射。

B.从地球上发射“深度撞击”探测器,然后使它精确地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

C.首先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表面,然后再撞击到它的彗核。

D.“深度撞击”探测器释放撞击器,使它精确地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小题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探测器发回的高清晰度照片看,神秘的彗星地貌是冰隙、冰脊、冰川地貌。

B.为了能够精确地撞击彗星,“深度撞击”探测器要进行数次发动机点火调整。

C.彗星被撞击后,整个抛射物非常高大,形成的蘑菇云,比预想的要壮观。

D.彗星被撞击后喷射出的碎片在空中散开,如同云状,形成熠熠闪耀的光斑。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撞击”的精确度不亚于给绣花针穿线,是因为在撞击前2小时撞击器将完全脱离地面控制人员的掌控。

B.选用“铜炮弹”可以使科学家能够较容易地区分、检测出哪些物质是彗星本身的,哪些物质是撞击器的。

C.撞击器一度神秘地消失,表明宇宙太空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现象,是人类无法控制的。

D.“深度撞击”意义重大,有助于科学家分析研究可能的太阳系原始物质,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的起源和形成。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根据轨道计算结果,“神舟八号”飞船于6时7分53秒进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329千米,轨道倾角为42度,周期5379秒的初始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五次变轨,从初始轨道转移到330千米的近圆轨道.现假设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初始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如图所示.以后变轨到近园轨道上运行,若飞船在近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飞船的质量为m0.求:

(1)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a.

(2)飞船在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2

(3)假设飞船在初始椭圆轨道A点的速度为VA,变轨后进入近园轨道运行,这个过程合外力对飞船做的功.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