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题型:问答题

题目: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O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如图是类似教材所示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过程.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向A中加入10mLNaOH溶液,并滴入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______,使溶液混合均匀,直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______色为止,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①: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用pH试纸检验,测得pH<7,表明硫酸过量.

方法②:取少量反应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硫酸过量.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方法______(选填“①”或“②”).请用文字说明另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3/d14cf25feae356eb4cdf0a3e9e901055.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对

试题推荐
题型:材料分析题

情景一:校园里,中心大道上九年级两位同学走路的时候说笑打闹,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七年级的小同学。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抓住七年级的小同学,要他向大哥哥道歉。结果,被同学们谴责,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情景二:马路上,一个小青年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环卫工人请他注意卫生,小青年非常恼怒地说:“不就是一个扫地的嘛!”引得路人侧目,最后,又被罚款。

(1)两个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平等尊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男,50岁,发热伴咳嗽2周余,查体: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肝、脾不肿大,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血常规检查:Hb90g/L,PLT95×109/L,WBC3.0×109/L,GRU61%,LYM30%,E4%,M4%,中幼粒细胞1%,易见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48%,其中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4%,易见双核中、晚幼粒细胞及巨杆状核粒细胞,红系22%,其中巨幼样幼红细胞5%,易见有核红细胞核畸形,核碎裂,小巨核细胞可见。铁染色内外铁均增加,红系PAS染色弱阳性

要确定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B.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C.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D.抗人球试验和酸溶血试验

E.NAP、NAE染色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