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甲企业的注册资本为600万元,2006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46

题型:问答题

题目:

甲企业的注册资本为600万元,2006年度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产品销售收入46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00万元。 (2)产品销售成本3800万元,营业1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和教育费附加6万元。 (3)销售费用140万元,其中广告费用 110万元,业务宣传费用30万元。 (4)财务费用28万元,其中向关联企业借款400万元,支付的利息费用 20万元,已知向关联企业借款的年利率为5%,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为 4%。 (5)管理费用232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0万元。 (6)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向技术监督部门缴纳罚款10万元。 (7)甲企业2004年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为320万元,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280万元,计提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教育经费60万元。 (8)甲企业持有位于深圳特区的乙企业 20%的股权,乙企业2006年实现利润 400万元,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已全部分配给投资者(假设乙企业没有纳税调整因素)。由于该企业发生重大人事变动,直至 2007年2月20日,该企业才向税务机关报送了纳税申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企业2006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甲企业适用33%的税率)。 (2)甲企业于2007年2月20日进行纳税申报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计算2006年度应纳所得税额 (1)计算会计利润=(4600+400)-3800-14-6-140-28-232-100=680 (万元) (2)计算纳税调整增加额 ①广告费应调增额=110-(4600+ 400)×2%=10(万元) ②业务宣传费应调增额=30-(4600+ 400)×5‰=5(万元) ③财务费用应调增额=20-600×50%× 4%=8(万元) ④业务招待费应调增额=30-[1500×5‰+ (4600+400-1500)×3‰]=12(万元) ⑤向技术监督部门缴纳的罚款1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全额调增。 ⑥工资的纳税调整增加额=320-280=40(万元) ⑧三项经费的纳税调整增加额=60-(280×14%+280×1.5%+280×2%)=11(万元) 纳税调整增加额合计=10+5+8+12+10+40+11=96(万元) 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时,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但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3)应纳税所得额=680+96=776(万元) (4)应纳所得税额=776×33%=256.08(万元) (5)从乙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补缴税款=400×(1-15%)×20%÷(1-15%)×(33%-15%)=14.40(万元) (6)甲企业2006年应纳所得税=256.08+14.40=270.48(万元) 2.甲企业于2007年2月20日进行纳税申报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纳税人应在年度终了后45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该企业于2月20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已经超过了纳税申报期限。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