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宫殿布局的特点是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题型:判断题

题目:

中国古代宫殿布局的特点是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3/422126b7dc8d645da39f86e6efa24206.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E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

D.处处志之志:记住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

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其如土石何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基于以下题干,回答问题:
一美术教师计划从8门课F,H,L,N,O,P,S和W中恰好选出6门来连续讲3天课。每天恰好讲两门课,上午和下午各讲一门课。该计划遵循以下原则:
(1)若有O时,O一定是在第2天;
(2)若有S和W时,S和W只能在上午;
(3)O和P不能与L在同一天;
(4)若P安排在第1天或第2天时,F和H一定被安排在P后面的一天且连续,但F和H的先后顺序不能确定。

若O和L被分别安排在第2天和第3天的上午,则下面哪一门课不可能被安排

A.F
B.H
C.N
D.P

查看答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气候息息相关。就居住来说,建造房屋必须要考虑气候的影响。从人类发展史来看,建造房屋的目的就是用房屋营造一个保护性的、舒适的小气候坏境,适合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所以,房屋的结构首先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使之便于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避免不利的影响。
中国房屋一般坐北朝南,这样,向南的房屋在冬季可以多接收阳光,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夏季多南风的有利条件;房屋北面窗户少,可减少冬季寒冷北风对室内的影响。建筑物所选用的材料也因气候而异,不同的气候条件需要不同的材料,特定的材料也只能产生于某种气候环境中。如中国北方多采用木料建房,而南方多用竹料,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则利用冰雪建造房屋。建筑物的建构也随气候而不同。中国南方的房屋一般高大,便于通风、散热、散湿,适合南方的闷热气候;北方的房屋一般低矮,利于保温,适合北方的寒冷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人们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发展出具有地方风格的各种住房,比如傣族的吊脚楼、海南岛的石头房、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青藏高原上的庄巢住宅等等,这些风格独特的房屋在材料、外形、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都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这些房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舒适,而且还成为各地民俗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本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房屋南面窗户较少

B.各个地区的房屋风格各异

C.各地房屋的结构差别不大

D.北方用木料建房是为了保暖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