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离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由父母开车接送。半年前的一天,在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父亲脸上流了很多血,求助者也受了轻伤。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出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手脚出冷汗等症,几乎瘫倒。求助者和父亲被送去医院,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但从此以后求助者不敢坐车,甚至不敢坐公共汽车。求助者自己也明明知道坐车不一定就会出车祸,也曾逼着自己坐车,但最终都因害怕而失败。求助者现在只能骑自行车上学,就是骑车,也感到害怕,既耽误了时间,也感觉很累。求助者恨自己胆小,担心今后的学业与生活,内心非常痛苦。为此无法安心学习,甚至想退学,但又不甘心。迫切要求解决“坐车恐惧”的问题,在家长陪同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胆小怕事,内向,学习勤奋,人际关系良好,以往身体健康。

不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是()。

A.不敢坐家里车

B.骑自行车很害怕

C.不敢坐公交车

D.不甘心退学回家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702/a2363fd6f0e84a1ea6662d4e8382b93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A题目分析:“两会”期间,网友纷纷留言提问,体现了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说明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①②正确;监督权是公民的权利不是义务,③错误;提案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④错误...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内研究阴极射线管放电现象时,发现用黑纸包着的照相底片感光了。用黑纸包着的阴极射线管通电后,发现在其附近的一块涂有铂氰化钡的纸屏上发出绿色荧光,关闭电源,荧光消失。根据上述现象,伦琴推测,一定是从阴极射线管发出一种新射线,并发现这种射线具有一定的特性,为此,他把这种未知射线起名为X线。X线的产生原理是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真空条件下高千伏的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与靶物质的原子核和内层轨道电子作用,分别产生了连续X线和特征X线。
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会发生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最终高速电子的动能变为辐射能、电离能和热能。三种能量的比例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变化和靶物质性质的差别而不同。

发现X线的物理学家是

A.伦琴
B.贝克勒尔
C.居里夫人
D.戈瑞
E.拉德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