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 《羚羊木雕》中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 《羚羊木雕》中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未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苦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朋友]!

1.给画线的字注音。

     (  )      怦(    )

2.爸爸、妈妈对“我”送掉羚羊这件事的反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相同:                                                                                                                               

       不同:                                                                                                                                

3.妈妈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选择最佳答案[ ]

     A.怕“我”一个人出门胆小,要陪“我”去。

     B.怕“我”有情绪,陪我去,可以减轻“我”的反感。

     C.说是“一起去”,实是逼“我”去,非要讨回羚羊不可。

     D.“一起去”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告诫“我”千万不能把贵重东西送人。

4.文中写:“‘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又写:“我没有理由了。”这说明“我”在父母威逼下的什么态度?[ ]

     A.坚决反抗。

     B.无可奈何,只好服从。

     C.虽然内心不服,但行动上勉强服从。

      D.虽然说“我没有理由了。”但内心是不服的。

5.“我”是不是真的“没有理由了”呢?你的看法如何?

      答:                                                                                                           

6.你认为爸爸讲的话有没有理由?为什么?

      答:                                                                                                                                           

7.“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为什么妈妈听不进去?

      答:                                                                                                                                                 

8.“我”心里难过极了,这说明了什么?请选择

[ ]

     A.说明“我”脆弱。     

     B.说明“我”的无可奈何。

     C.说明“我”的感情被伤害

     D.说明“我”觉得父母太不讲理了。

答案:

1.jī     pēng 

2.相同:都要我把羚羊要回来。

     不同:妈妈严厉,步步进逼,咄咄逼人;爸爸则貌似“平静”实则冷酷地讲道理。

3.C 

4.D 

5.从“没有经过父母的允许”的角度说,“我”确是“没有理由了”;但如果从要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友情来说,却不是没有理由的。

6.从“重财轻义”来说是有理由的;但从孩子真诚友爱来说是没有理由的。

7.因为妈妈心里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谊珍贵。

8.C

试题推荐
题型:选择题

2011年5月1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醉驾入罪”正式实施。公民如醉酒驾车,将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申领,更重要的是,新法规定醉驾已是犯罪,最高可处6个月拘役。从行政违法行为变为刑事犯罪的定性,反映出的是整个社会对“酒驾”行为已经到了“零容忍”的程度。该法的实施  

①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和人格尊严的尊重

④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确保道路畅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