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题型:综合

题目: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统计项目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

(MM)

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
1970年418334301.530
1980年4.410383704.535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        %,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相差了        %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意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0   8 毁林开荒   (2)减少了    0.76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年温差增大,年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3分(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②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2分

(1)根据相关数据计算耕地的增长率、植被的覆盖率等,植被减少,耕地增加。(2)人均该地减少由于人口增加。(3)由于植被减少造成生态环境变化从森林的环境功能方面分析。(4)森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试题推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是()。

A.1892年美国就拥有了中国2002年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B.2002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才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C.2002年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数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农业劳动人口数

D.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的综合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