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28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题型:综合

题目:

(28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表格是图中A、B、C 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粮食总产量(亿吨)粮食播种面积(亿公倾)粮食单产(吨/公倾)
全国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全国A、B、C

三省

东北

三省

19853.790.760.361.090.170.133.484.482.77
20054.840.810.741.040.150.164.655.404.63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是                ,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是                        。(6分)

(2)材料中全国粮食总产量如何变化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如何变化         ,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6分)

(3)AC两省属于泛珠三角区域,试分析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两省城镇化发展的?(6分)

(4)针对图中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提出该问题治理的对策。(10分)

答案:

小题1:西南风; 气温(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6分)

小题2:增加;减少;粮食单产增加。(6分)

小题3: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两省转移,促进了两省工业的发展;两省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两省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6分)

小题4:泥沙淤积(湖泊萎缩)(2分)。治理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②建设水土保持工程 ③实施生态移民 ④调整产业结构。(8分)

题目分析:

小题1:等压线图上的风向可根据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的原则判断。图示冷锋即将甲地区,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将取代暖气团的位置,故出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小题2: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回答即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而总量的上升,反映单产上升。

小题3: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AC等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促进了AC等省区的工业化,而工业化是促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题4:图示洞庭湖面积萎缩,而与长江带来的泥沙有关,根源是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故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入手,从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恢复植被等内容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风向、天气变化等内容;并能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和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相关内容,学会知识迁移与应用。本题关于粮食问题的资料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可结合图示地区的粮食生产问题和措施等内容设计试题。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