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

(1)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安装;

(2)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按18元/工日补偿,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设备闲置,按下表中所列标准补偿;

(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其价款按建标[2003]206号文件的规定以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税率为3.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费用30 000元,工期延误10天。

事件2:基坑开挖深度为3 m,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0.3(已经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 000元,工期延误3天。

事件3: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该预埋件的错误所致。返工处理后,增加费用20000元,工期延误8天。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一台大型起重机、两台自卸汽车(载重5t、8t各一台)闲置5天,工人窝工86工日,工期延误 5天。

事件5: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须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经确认直接工程费增加18 000元,措施费增加2 000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下列事件中,属于施工单位不可索赔的有()。

A.事件1

B.事件3

C.事件4

D.事件5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30/cfcd71d33ad5b01a2ebfaea0eb836167.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小题1:D小题2:B小题3:A小题1:本组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布局、实施原因及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依据经纬度及省区轮廓判断该区为重庆市及周边地区,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此处,与该区域关联不大,故选D。小题2:此处处...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上篇)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南面称帝,以四海——养:统治

B、强凌弱,众寡——暴:强暴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灭

D、兵革不休,土民弊——罢:通“疲”,疲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秦离战国王天下——序八州朝同列

B、南面称帝,养四海——然后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C、其道不易,政不改——即元元之民冀得安性命

D、令不行天下——非抗九国之师也

3、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B、天下百姓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说明秦的统一是符合民心的。

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____________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