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jiǒng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并解释该字。

     ① jiǒng 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迭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句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以记叙为线索来组织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说和做事实上是矛盾的,体现了他在社会变革时矛盾的心理。

C.“做了再说”的“说”和“闻一多先生‘说’了”的“说”,它们的内涵是不同的。

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5.结合闻一多先生一生的言和行,你认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应该怎样来衡量?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30/4a9ed2571b7a6c4c73bae4d271d741f9.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地面(地球);太阳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