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如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C时间后,环境污染

题型:选择题

题目:

如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小题2: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9/f4b4170287f1b86e250a880898bdba9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A、骆驼长着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便于在沙漠中行走.不符合题意.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车轮和路基.不符合题意.C、坦克车装...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礼 物

      (1)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2)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3)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房门。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4)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5)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一万元建校费,一万元啦,到哪里去弄呢?

      (6)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7)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一万元人民币。

      (8)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9)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10)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出现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多寒碜人啊。”“妈,这是一座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来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有一个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上。望着支离破碎的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分析理解下面句中加横线的词。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中的“忐忑不安的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什么?是如何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文中第(5)—(8)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它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请写出流泪的原因。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6.文章结尾写“雕像”破碎了,请你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7.细读全文,概括出本文记叙的故事发展的三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本文后,你也许有很多想法,请谈谈你对文中“女儿送礼物”和“母亲的态度”的看法。

     对女儿送礼物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母亲的态度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了《羚羊木雕》,又读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与父母和睦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问答题

有三根长度均为L=0.3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其中两根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P、Q点,另一端分别拴有质量均为m=0.12kg的带电小球A和B,其中A球带正电,电荷量为q=3×10-6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仍处于竖直方向,且A、B间细线恰好伸直.(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

(1)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

(2)现将PA之间的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求此时细线QB所受的拉力T的大小,并求出A、B间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求A球的电势能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B球所带电荷对匀强电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