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

题型:选择题

题目:

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9/7af3c14cc178f6e52af496256e7ec272.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B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冶“彻底否定冶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冶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冶,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冶。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2009年12月19日,有192个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取得了重大积极成果,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从12月16日至12月18日,中国 * * 温 * * 在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近60个小时内,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展开了密集的会谈和协商,力推谈判进程不断向前。在巴西总统卢拉提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参与下,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和南非领导人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这表明

[ ]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C.世界各国都愿意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同样的努力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题型:判断题

国内企业甲被外国投资者乙收购60%的股权,于2007年10月12日依法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丙。经审批机关批准延期支付后,乙于2008年1月5日支付了购买股权总金额50%的款项,于2008年3月30日支付了购买股权总金额30%的款项,于2008年9月10日支付了剩余的购买股权款项。乙取得丙企业决策权的时间应当为2008年3月30日。()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