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送你一座昆仑山 西行归来上车前,我给家里发电报,末尾特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题目: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送你一座昆仑山

  西行归来上车前,我给家里发电报,末尾特地注上:请来两人接。

  儿子和女儿都手舞足蹈:妈妈是从敦煌回来的,一定带回来好多好多哈密瓜。接站的同志刚提下纸箱子就满头大汗:亏你这劲头,你想回来当水果店老板还是怎么的?我只能陪笑。

  到家后一解绳子,“秘密”全揭了:纸箱中装着的,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在大家失望而又惊异的啧啧声中,我却忍不住得意:我带回的这些石头,可比哈密瓜贵重得多了,要知道,它是整整一座昆仑山啊!

  这次西行青藏线,我有许许多多收获,这座“山”,便是高原给我的馈赠之一。

  我是个“石头迷”。我对石头的喜好,是自小就有的,是故乡的山水牵动起来的爱癖。

  这些年,天南地北地走了许多地方,我总要带回几颗该地的石子儿。于是,我案头,书架前的小盘子里,有了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工作之余赏看时,总觉得它们在以多姿多彩的姿态,在低咏浅唱,吟诵着一首首令我情思飞动的诗篇。

  此去青藏线,我原以为只会见到荒凉的沙漠,单调而冷峻的雪山。谁知道,就是这雪山沙漠卸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奇迹”。

  一到格尔木,我便被兵站中的一座“假山”惊呆了,这山好奇崛!说它是假的,它分明是一座真山,峭拔、巍峨,完全是昆仑山的“雏型”;说它“真”,这实在又是一块块怪石堆砌而成的。哦,怪就怪在这些石头一块块都是天生“丽”质,奇妙无比,且能独立成“形”,很像各种各样的动物:……总而言之,你看着是什么就像什么,真是千姿百态,极呈天趣。战士们看我痴痴的样子,都笑了:好石头有的是,回头带你去转转,我们送你一座昆仑山。

  好大的口气!但不久,我就服了:绵延几千里的青藏线上,在各个兵站的大院,都耸立着一座座这样的昆仑山。

  西行千里青藏线,我听到了许许多多令我敬叹不已的故事。我听说青藏线最早的开拓者——慕生忠 * * 带领的一支骆驼队,怎样走了七个月又四天,才勘踏出这条世界上最高的穿越高原的路线;我还听说了,在1956年,我们总后部队的汽车兵,怎样被特大暴风雪围困在唐古拉整整二十五个昼夜,要知道那是零下47度断粮断炊的二十五个昼夜,大家靠喝雪水充饥,人人口鼻下挂着几寸长的冰凌柱……我还听说了:高原风雪暴虐,车流被堵是家常便饭,那儿的风速,通常都是四十秒米,围墙、树,一夜就被摧毁不见。就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年年复年年,以绕地球十多圈的路程,把几十万吨物资,源源运送到西藏……

  行行复行行,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一路上,我听到的、看到的,还有许多许多……

  战士们是说话算话的,临别前,他们果然给我装上了这一箱由各处捡拾的大石头,真沉啊!我汗涔涔,也喜盈盈,我知道:这是非同寻常的礼物,这里头不单单有山的分量!

  我的书架上,果真又立起了一座“昆仑山”,它是这样壮美,不能不教我原先捡拾的那些小石子儿黯然失色。这“山”的姿颜是这样冷峻,风骨是这样峻,威势是这样峭拔,啊,它给了我这样多难以言喻的力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到“秘密”揭开后,在大家“失望而惊异”时,“我却忍不住得意”。

(1)大家为什么“失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惊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看,我为什么”忍不住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中,不少词语都具有双重意义。如第五自然段中,”这雪山沙漠却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奇迹“中”奇迹“一词就是如此,请综观文意,概括出”奇迹“的双重含义。

“奇迹”一是指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

3.在第四自然段,作者写对家乡和天南地北石头的喜爱,综观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原文对“怪石”有一段描写文字。请你展开想象,以“有的像”开头,写四句与上文衔接得当的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句,描写出你心目中“怪石”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后,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脉络来组织全文的?

“爱石”→(   )→(   )

6.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咏志的散文。综观全文,作者所“咏”之“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9/677e307848f730310319693da6f8af4f.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D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表中数据反映出女工年龄偏低及女童工较多,现象说明女童工在工业革命中使用较普遍,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但表中体现的是女工在矿口的情况,A认为是在纺织业中大量使用...

试题推荐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