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直接写出得数84+39×0=______12+3×4=______6×7+4×7

题型:解答题

题目:

直接写出得数
84+39×0=______
12+3×4=______6×7+4×7=______
125×8=______(24+1)×4=______150×5÷5=______.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9/5c08f56d442237a0d2c1db3df463db11.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答案:C题目分析:动词短语辨析。A写下;B使…沮丧;写下;C分发;遗留;D调低,拒绝;句意:这位百万富翁在去世的时候,把所有的财产都遗留给了他的儿子。根据句意说明C正确。点评: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题...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

  [注]①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拥有长期为国效力立功的大臣,才能称得上是“故国”,所以国君选拔任用人才很重要。

B.齐宣王认为,齐国没有“亲臣”是因为他昔日没能分辨出“不才”之人,所以向孟子询问“识其不才”的方法。

C.孟子告诉齐宣王,在人才的任用上,应该以贤能与否为标准,即使超越“尊尊亲亲”的伦常,也不必有所顾忌。

D.孟子认为,国君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地选拔贤才和罢黜“不才”之人,才能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

(2)“故曰:国人杀之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