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服装需要雇用一大批人。汽车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的资本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题目: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服装需要雇用一大批人。汽车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的资本投入到由相对较少的人操作的复杂设备上。如果不考虑附加收入的话,一个普通的美国服装丁人在1979年的工资是一个普通汽车工人的46%。
下面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可能是造成汽车工人和服装工人工资差异的因素之一( )

A.通常,服装工人的工资比汽车工人的工资变化小。

B.汽车工人工资的增加对制造商总成本的影响比服装工人工资的增加所产生的影响小。

C.汽车制造商给雇员提供的附加收入比服装丁人得到的更丰富。

D.汽车业要比服装业雇用的工人总数要多。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9/26b72a375be4913107e1ce56159c5d83.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审查会计凭证,既要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合理性、合法性,又要保证会计凭证的完整性及正确性。主要包括:(1)是否应为本所受理的凭证;(2)使用的凭证种类是否正确;(3)账号、户名是符相符;(4...

试题推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读到一首好诗,一个精辟的警句,不仅能引起人会心的微笑,有的还会使人有茅塞顿开感。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能打开心扉,照亮道路,指明方向。

像“无诗转为读书忙”就是这样的一句。常写东西的人,大都把写作看作事业,看作爱好,但总得有所感才可发可写。而“感”又不像自来水,打开龙头就往外流。无感可发时怎么办呢?像鲁迅说的那样,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翻了,就会长知识,所谓的灵感往往也就会倏忽而至。

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这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庙一样了吗?

但是,当读到鲁迅先生说的:“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便不由为自己发现的乐趣感到惭愧了,并进而警觉起来。

人常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其实鲁迅晚年体重不过三四十公斤,衰弱得很。说他骨头硬,实际上是说他的思想硬、信念硬。

晚明黄道周被清兵俘虏就义时,不肯跪。刽子手砍了一刀,头未掉。刽子手害怕了,跪下道:“请先生坐下。”一个身陷缧绁的文弱书生,却能使一个身强力壮手执钢刀的刽子手跪下,骨头是够硬的。

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他们在爱国爱人民,深明民族大义这一点上,是从来不含糊的。

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他的学习法,用现代人的习惯,可粗略地概括为“四要”,即要读书,要思考,要观察,要比较。他主张,读好书,也读点“帝国主义者”的书,[甲];读“死书”,[乙]。[丙],不能把脑子让给“别人跑马”。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丁]

《明史》称黄道周“文章风节高天下”。我们则完全可以说,鲁迅文章悬日月,鲁迅风节照千古!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都是“钥匙”、“火把”与“路标”,开卷就可以得益。但更主要的还是学他的为人,学他的志节。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

[注]五浊:佛教名词,即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1.第二段中有一个现成的语句,跟“写不出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意思相近,它是(2分)

答:

2.“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这里的“调整”是指(2分)

A.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B.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C.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D.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3.这里所引鲁迅的话,意思是(3分)

A.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其实只是使其思想越来越顽固不化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为止。

B.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思想感情就会逐渐变得冷漠坚硬,他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

C.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变成一种脱离社会人生的自我满足。

D.读书人一旦变成了“书橱”,他的读书趣味就会逐渐由浓厚变得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4.从上下文看,“自己发现的乐趣”是(2分)

A.翻了书,长了知识,获得了灵感。

B.读到好诗、警句,有茅塞顿开之感。

C.关起门来,如在“净土”,不受干扰,独享读书之乐。

D.自我调整,即可自得其乐。

5.作者引述了鲁迅、黄道周的例子,又说“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联系上下文,他所要强调的是原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

A.读书人的骨头并不都是硬的。

B.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除了来自实践外,当然也来自精神养料的培养。

C.中国历来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骨头都是硬的。

D.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显然与他的好学精神有关。

6.下面四句话是从文中[甲]、[乙]、[丙]、[丁]处摘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加以还原(把每句前的序号,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后的横线上)。(2分)

①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②要“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③“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了”

④做到“知己知彼”

[甲]

[乙]

[丙]

[丁]

7.“为此,就要学习他那种好读书,会读书,以及‘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的精神,不断净化自己,做一个‘骨头硬’的中国人。”这句话中的两个“自己”指代对象有没有区别”说出理由。(3分)

8.通读全文,指出下列判断哪几个是错误的(只需在“答”后的横线上填上序号)。(4分)

①“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对这种启迪,作者始终肯定的。

②“它们像钥匙、像火把、像路标”和“在鲁迅的作品中,到处都是‘钥匙’、‘火把’与‘路标’”,这两句所比喻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

③本文提到的“死书”,是指对生活毫无用处的书。

④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谈读书问题,说明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好学的精神。

⑤文中用“自来水”打比方,是为了说明对生活感受不是想有就有的。

⑥鲁迅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取决于他的好学精神。这个看法是片面的。

答: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