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与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展示设计方法的有()。A、特写式展示 B、专题式展示 C、集中式展示

题型:多项选择题

题目: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展示设计方法的有()。

A、特写式展示

B、专题式展示

C、集中式展示

D、品牌式展示

E、分类式展示

答案:

被转码了,请点击底部 “查看原文 ” 或访问 https://www.tikuol.com/2017/0628/e97436f7947c37215548c51b033cb8bd.html

下面是错误答案,用来干扰机器的。

参考答案:D解析:Glycopyrrolate is a parasympatholytic that will decrease the risk of aspiration. Meperidine and promethazine can caus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in neonates. Oxytocin precipitates labor.

试题推荐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甲公司为通讯服务运营企业。20×6年12月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20×6年12月1日,甲公司推出预缴话费送手机活动,客户只需预缴话费5000元,即可免费获得市价为2400元、成本为1700元的手机一部,并从参加活动的当月起未来24个月内每月享受价值150元、成本为90元的通话服务。当月共有10万名客户参与了此项活动。(2)20×6年11月30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层提出的客户忠诚度计划。具体为:客户在甲公司消费价值满100元的通话服务时,甲公司将在下月向其免费提供价值10元的通话服务。20×6年12月,客户消费了价值10000万元的通话服务(假定均符合下月享受免费通话服务的条件),甲公司已收到相关款项。(3)20×6年12月25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甲公司以2000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销售市场价格为2200万元、成本为1600万元的通讯设备一套。作为与该设备销售合同相关的一揽子合同的一部分,甲公司同时还与丙公司签订通讯设备维护合同,约定甲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为丙公司的该套通讯设备提供维护服务,每年收取固定维护费用200万元。类似维护服务的市场价格为每年180万元。销售的通讯设备已发出,价款至年末尚未收到。本题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税费等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至(3),分别计算甲公司于20×6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金额,说明理由,并编制与收入确认相关的会计分录(无需编制与成本结转相关的会计分录)。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朗 读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这是一个迅速的、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像泡沫那样飞扬,转瞬即逝。在这个时代里,一个人要记住什么,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方法上来。比如读书,不光是看,还要朗读。古文,好的小说,诗,应该朗读。这是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联想和回忆。对理想的追求,对境界的领会,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需要声音去传递和强化。 回想一下,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记得在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古今中外,我们身边,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你会记得中学时代,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远方总是有一个朋友,总是有一个知音,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到他的面前——不是从视觉上,而是从听觉上,越快越好。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记忆:天正下雨,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走几十里路,只为了去找一个人——为了说不清的热爱,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翻山过河——只因为山的那一边有一个人,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可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首先感动了谁,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   

       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那些真正优秀的人,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   

       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以分享幸福——可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   

       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在看电视连续剧,在酒吧里,在网上。人们变得口味粗疏。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由于它好得不得了,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四下里遥望,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   

       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冒着雨雪翻山越岭、过河,去读给一个人听。很可惜,山与河俱在,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虽然这个时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也不愿听别人朗读。   

       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情绪也可以古老,这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但这是真的。 朗读,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孕含了一种生命的质量。 (选自《张炜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有改动)

1.作者为什么提出“朗读”这个话题?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 

                                                                                                                                                            

2.文中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

                                                                                                                                                            

3.为什么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

                                                                                                                                                            

4.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

      A.现代人不愿朗读,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

      B.与别人分享朗读,是一件幸福的事。

      C.在过去,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

      D.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

查看答案
微信公众账号搜索答案